- 若真正进入物联网时代“堵车”“看病难”有望解决
- 来源:重庆晚报 发表于 2011/1/26
昨日,由中国工程院和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物联网技术与产业发展战略高层论坛”在渝州宾馆举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副市长童小平等莅临现场并发言。
本次论坛是中国工程院2010年重大资讯项目“物联网及其在重要领域的应用”的一次总结,也是我国物联网产业“十二五”技术创新与示范的一次探讨。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把南岸茶园打造成为我市物联网产业发展主要承载地,以北部新区、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同兴工业园、双福工业园等为拓展区,形成物联网硬件产品制造产业集群、物联网软件开发集成与服务产业集群、物联网平台运营服务产业集群,并将在下个月出台《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意见》,我市将建设成为国家物联网技术应用高地和产业示范基地。到2015年,全市物联网产业投资将达到390亿元,产出突破1500亿元。
本栏稿件由记者 张水红 采写
“交通保姆”帮你避开拥堵线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市委科技工委书记钟志华说,物联网在交通领域的运用,将会让“畅通重庆”离我们更近。
钟院士介绍,以后每辆机动车都会安装一种智能装置,相当于“交通保姆”。只要输入目的地,“交通保姆”会立即呈现各种路线,并将每条路的交通状况详细告知,每条线路所需要的时间也能精确计算,“可以准确到分钟”。如此一来,可以避开高峰线路,选择最适合的出行方式。“交通保姆”还可及时提醒哪些汽车零件有问题,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会自动通知急救中心。
市经信委副主任尹华川介绍,我市是我国第一个发放电子车牌的城市,到今年底,所有机动车都将换上“RFID电子车牌”,届时高速路全路网将启用ETC不停车收费系统,车辆过收费站,电子设备能自动感应并扣费。
“芯片医生”随时监测生命体征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一院李兰娟介绍,人们都在喊“看病难”、“排队难”、“挂专家号”等,尤其是住在农村的人,生病要赶大半天甚至几天的车到大城市看病,车费、住宿费开销很大。
而在物联网时代,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将携带一个芯片大小的传感器,随时检测生命体征。一旦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心跳等出现异常,传感器会自动报警。
传感器还可将患者信息汇集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医疗网络内。你只需将传感器号码告诉医生,医生就能遥控开出处方,轻松实现全国名医会诊。
此外,每种药品也会有“身份证”,记录出生地、流通环节等。药品监管系统也会自动提醒药房,哪些药品快过期了,哪些药不能再用了。
转载请注明来源:赛斯维传感器网(www.sensorwa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