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联网:促进社会管理的新工具
- 来源:学习时报 发表于 2011/3/7
物联网指的是世界上的所有物品,只要嵌入一个微型传感器芯片,通过互联网就能够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换。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扩展的网络。如果说互联网实现的是人人相联的话,那么物联网实现的就是人物相联、物物相联。
物联网发展对我国社会管理形成新的挑战
物联网在工业领域、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慧物流、生态监视、医疗保健、智能家居、反恐监控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利用前景,对社会管理带来了难以估价的机遇,但物联网的发展在标准化、可靠性、可信性和安全性等方面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
(一)对国家和个人信息安全的挑战。物联网所遇到的信息安全问题必然比互联网更复杂。无论是在国家安全,还是在个人信息安全方面都将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物联网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交互。社会生活越依赖于物联网,物联网安全对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影响就越深刻。物联网将涵盖的领域包括电网、油气管道、供水等民生和国家战略资源,甚至包括军事领域的信息控制。由于物联网不能再采取物理隔离的强制手段人为干预信息交换,对于国家而言,就意味着把家底展示给他国。一旦上述领域被攻击,信息泄露,必将严重威胁国家安全。
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信息安全迈进了一个复杂多元、综合交互的新时期。嵌入射频识别标签的物品可能被跟踪、被定位、被识读,如果信息安全措施不到位,我们生活的世界将“无所遁形”,给物品持有者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导致人们生活、工作陷入混乱,社会秩序也将受到严重干扰。这意味着物联网时代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管理模式方面必须从单一的对虚拟社会的管理过渡到对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双重管理模式上来,以适应“物物相连”的社会需求。
(二)实用性、功利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将导致道德冲突深化。一方面,物联网所具备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可能使一些人利用高科技或掌控他人隐私、或传播虚假信息,从而在人际交往中造成道德阻碍,形成彼此间的心理、情感壁垒。
另一方面,物联网由人际传播扩展到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传播,其传播领域包含了智能交通、政府工作、公共安全、老人护理等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其传播范围的广泛性和影响生活的全面性,必然使传播途径更加多样化,传播内容更加复杂化。未来的物联网势必超越互联网成为各种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某种程度上导致道德冲突的深化和各种社会问题的集中体现和爆发。
因此,如何正确地引导舆论力量,对物联网进行控制和管理,减少网络失范和信息污染,如何将物联网的实用性和功利性与正确的道德标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和谐共生,已经成为新时期社会管理必须直面的问题。
(三)缺少统一标准,将造成管理困难和效率低下。物联网涉及的学科和技术十分广泛,在国际范围内,目前还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标准体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应用的日益普及,缺少统一标准的物联网必将给社会管理带来困难,甚至是意想不到的负面的影响。
物联网发展过程中,国家或企业都可能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案,导致信息互联不畅,资源无法共享,出现相关机构管理规划实施不到位、公共秩序管理散漫无序、管理与服务脱节、管理环节出现盲区等问题,产生社会管理“越位”、“错位”和“缺位”并存现象,对社会稳定、社会安全和社会监管都可能造成严重的管理隐患。
由于没有统一标准,物联网在开发过程中难以实现整合,有可能导致“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职能重叠后果。现实中,承担社会管理职能的部门多、人员多,工作中职责不清和交叉管理的情况并存,出了问题谁又都可以找理由、推责任,容易造成推诿扯皮现象,导致管理系统运行效率低下,成本过高。
(四)相关法律法规缺失,有可能使物联网形同一扇无锁的大门,引发新的社会问题。物联网是重要的经济和社会资源,如果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指引和规范其发展,势必加大对其管理的难度。
在“物物相连”的时代,快捷、便利的获取信息已经成为物联网技术的重要体现,与此同时保卫信息的安全性也被提上日程。如果不能抓紧研究物联网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新问题,吸取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建立保障国家安全、保护个人隐私等方面的法律规范,物联网将形同一扇无锁的大门,引发个人隐私曝光、网络欺诈,甚至国家机密外泄等新型社会问题,导致社会管理付出“高额”代价。
物联网将成为促进我国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
伴随物联网这一新生事物的推广和全面建设,其覆盖的领域会逐渐延伸至医疗卫生、食品安全、流动人口等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物联网的应用必然会促进社会管理的理念和模式的创新,加快社会体制改革的步伐。
(一)物联网在医疗保险、医疗卫生监督和远程医疗等方面的应用,将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促进医疗卫生改革。通过无线监控系统,可实现从患者入院、看诊、各种检查到住院、手术等过程的全程监控,一方面全面采集患者信息,及时向医护人员提供情况,使患者能得到准确的治疗;另一方面可以随时跟踪医护人员的位置及工作情况,很大程度上防止乱开高价药、误诊误治、处理不当、收受红包等扩大医患矛盾的现象的产生。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心,为医院的科学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物联网所具备的感知和传输技术可以为远程医疗服务的发展创造更广阔的前景。它能够实现专家与病人的异地会诊,使病人在原地即可接受多方专家的会诊,为居住在偏远山区、医疗条件差的患者诊疗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远程医疗拥有大量专家和医疗设备的共享资源,必将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的医疗卫生改革做出贡献。
(二)射频标签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为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有效解决城市流动人口与人口信息二者间的误差提供了可能。我国正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口城市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城市流动人口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对人口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就要借助先进的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标签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构建的一个覆盖所有人与物的网络信息系统。它可以及时、准确收集、发现、处理和管理流动人口信息,以便相关管理部门对管理过程进行优化,有效解决城市流动人口与人口信息二者分离的问题,突破现行管理体制的瓶颈,实现流动人口有序管理。充分运用物联网“人物相联”、“物物相联”的优势建立诸如流动人口就业网络的服务系统和信息传播系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企业迅速提供供求信息,既满足了对流动人口的基本需求,又实现了人口流向的正确引导。
(三)利用物联网无线传感器技术研制的新一代应急联动系统,为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供了科学支撑。突发事件的信息具有相当的不对称性,导致应急管理过程中有效信息缺乏,加大了应急管理的风险。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对信息的需求分析和有效采集、辨识以及配套资源处理的不确定性成为主要难题。物联网的最大优势是对复杂环境或事件的精准感知,因其具有高可靠性、高抗毁性、随需而设、即设即用等优势,尤其适合无法部署固定线路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场合,如火灾、矿难等需要灵活机动部署的突发事件。利用物联网无线传感器技术研制新一代应急联动系统并构建应急联动系统的突发性基础信息采集、分析和预警体系,对突发公共事件实施全方位监测监控、识别和自动应急,为制定预案提供科学支撑,为提高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四)物联网的发展,对提高社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运作、自我发展能力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随着社会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作用日益显著。近年来社会组织迅速发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很多困境,如人才短缺、社会认可度欠缺等。通过物联网的末端感知设备,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采集、分析和统计社会组织管理的人才信息,建立人才信息库,同时在信息库的范围内优先招募具有高学历或管理经验的专职或兼职的年轻人才,从源头上解决社会组织缺少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才问题。另外,运用无处不在的物联网络,为社会组织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大力宣传社会组织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利用传输技术向地方及时推广社会组织的成功经验,提升社会组织在公众中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大力推进物联网的研发和应用,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的驱动力。在新形势下必须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弥补物联网发展对社会管理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充分发挥物联网的优势,最终实现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快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转载请注明来源:赛斯维传感器网(www.sensorwa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