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应用方案 技术文摘质量保证产品选型 下载中心业内动态 选型帮助 品牌介绍 产品一览 联系我们

电话:010-84775646
当前位置:首页 >> 业内动态 >> 详细内容
猫胡须的 “触觉智慧”:催生下一代高灵敏可穿戴压力传感器
来源:信州大学 发表于 2025/9/11

当人们惊叹于猫咪在黑暗中精准避障、轻触猎物便知细节的 “超能力” 时,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份敏捷背后的关键 “装备”—— 猫胡须(触须),正为可穿戴电子技术带来革命性启发。近日,日本信州大学朱春红副教授团队以猫胡须的生物结构为蓝本,研发出一种基于生物基纤维 / 海藻酸钠气凝胶(BFAs)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其兼具高灵敏度、强耐用性与环保属性,为智能穿戴设备在健康监测、运动分析等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路径。


随着健康管理、运动科学和人机交互需求的激增,柔性压力传感器已成为可穿戴电子领域的核心组件。其中,压阻式传感器因结构简单、信号易读取、易集成等优势备受青睐,但传统设计始终面临三大瓶颈:对形变的适应性差、长期使用灵敏度衰减、生产过程能耗高且难规模化。朱春红团队的突破,始于对猫科动物感官系统的深入观察。“猫咪的敏捷性和感知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高度发达的触须(vibrissae)系统。” 朱春红副教授解释道。猫的触须并非普通毛发,而是嵌入特殊的 “毛囊窦复合体(FSCs)” 中 —— 这种结构能像 “信号放大器” 一样,将微弱的机械扰动(如气流变化、物体轻触)转化为神经信号,让猫咪即使在完全黑暗中也能感知环境细节。这一发现为解决传感器痛点提供了新思路:若能模仿触须的 “信号捕捉” 能力与 FSCs 的 “信号放大” 功能,或许能突破现有技术局限。团队最终决定以环保的生物基材料为核心,构建兼具灵敏度与稳定性的新型气凝胶结构。


为实现对猫胡须系统的精准仿生,团队在材料选择与结构设计上进行了多重优化。在核心材料方面,团队选用大麻微纤维(HFs)作为基底,这种天然纤维不仅强度高、韧性好,还具备完全可降解的环保属性,完美契合可持续发展需求。为提升其导电性与耐用性,研究人员通过 “原位聚合” 技术,在大麻微纤维表面均匀涂覆一层聚苯胺(PANI),形成 “聚苯胺包覆大麻微纤维(PHFs)”,这一步骤不仅让纤维具备了导电能力,还强化了材料间的界面附着力,为后续结构稳定性打下基础。随后,PHFs 与海藻酸钠(一种天然多糖,常作为绿色粘合剂)混合,通过 “冷冻协同组装” 工艺形成气凝胶,这种工艺无需高温碳化(传统碳气凝胶的高能耗步骤),仅通过低温冷冻即可构建出多孔、超轻的三维结构 —— 最终形成的 BFA 气凝胶密度极低,每克材料的体积可轻松填充多个立方厘米。在结构设计上,BFA 气凝胶精准复刻了猫胡须系统的功能分工:PHFs 纤维网络模仿猫的触须,负责捕捉外部微弱机械信号(如手指按压、脉搏跳动),并将其传递至整个结构;多孔腔室结构则模仿 FSCs 的窦腔,当外部压力作用时,腔室会发生轻微形变,像 “缓冲垫” 一样吸收压力冲击,同时将信号放大 —— 这种放大效应能让传感器对极小压力(如几帕斯卡)也产生明显响应。当压力消失时,多孔结构的弹性会让气凝胶迅速恢复原状,确保长期使用后性能不衰减。


经过实验测试,BFA 基传感器的性能远超传统产品,多项关键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其灵敏度达到 6.01 kPa;,能精准捕捉到颈动脉脉搏的微小波动(脉搏压力通常仅几到几十帕斯卡),甚至能识别手指轻划时的压力差异;响应时间仅 255 毫秒,比人类眨眼速度(约 300 毫秒)更快,可实时追踪动态变化(如运动中的肢体动作);最令人惊叹的是其抗压恢复能力 —— 仅 0.048 克重的 BFA 气凝胶,在承受 500 克重量(相当于自身重量的 10400 倍)压迫 10 秒后,几乎能完全恢复原状,这一抗压强度是已报道纳米纤维气凝胶的近两倍,彻底解决了传统传感器 “易变形、难恢复” 的问题。这些性能优势让传感器的应用场景得以全面拓展:在生理健康监测领域,它贴附于颈部时可清晰捕捉颈动脉脉搏信号,帮助分析心率、心律等指标,为心血管健康监测提供无创解决方案;在人机交互方面,用于手写板时能通过笔尖压力差异识别书写轨迹,甚至支持摩尔斯电码传输(通过按压力度和时长区分 “点” 与 “划”),为特殊场景(如嘈杂环境、残障人士辅助)的信息交流提供新方式;在运动科学领域,将其集成于羽毛球拍握柄或运动员腕带,可实时捕捉不同发球技术(如正手发球、反手发球)时的压力变化,为教练分析动作规范性、优化运动员发力技巧提供数据支持。


“我们的设计不仅解决了性能问题,更避开了传统传感器生产中的高能耗、高污染环节。” 朱春红副教授强调。相比依赖石墨烯、碳纳米管等材料的传统传感器,BFA 基传感器以天然生物质为原料,生产过程无需高温碳化,且材料可降解,完美契合 “绿色电子” 的发展趋势。同时,“冷冻协同组装” 工艺易于规模化生产,为其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DOI: 10.1002/adfm.202512177)。业内专家认为,这种 “从自然中获取灵感、以环保材料实现突破” 的思路,不仅推动了可穿戴压力传感器的技术升级,更为整个柔性电子领域提供了 “性能与可持续性兼顾” 的研发范式 —— 未来,或许还会有更多来自生物界的 “小智慧”,催生出改变生活的 “大技术”。



     如果本文收录的图片文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内核实删除,谢谢!
  产品查找
应用方案

加速计声波传感器微熔式力传感器Schaevitz RV工业称重传感器Shcaevitz LV板装表贴式压力传感器板载式压力传感器微熔式不锈钢隔离压力变送汽车碰撞专用加速度计

精品推荐
首页 | 企业简介 | 联系我们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copyright©2007-2010,sensorway.cn.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070238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