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应用方案 技术文摘质量保证产品选型 下载中心业内动态 选型帮助 品牌介绍 产品一览 联系我们

电话:010-84775646
当前位置:首页 >> 业内动态 >> 详细内容
光重塑铁电薄膜,为无线传感器与微器件开辟新可能
来源:弗林德斯大学 发表于 2025/10/27

图形摘要来源:《ACS 纳米》(2025 年),DOI:10.1021/acsnano.5c05203

一支国际研究团队近期在 “光致伸缩” 技术上取得突破,进一步推动了利用低能量光制备微器件用铁电薄膜的研究进程,为相关领域发展注入新动力。

弗林德斯大学的潘卡吉夏尔马博士表示:“材料的光致非热形变(又称光致伸缩)具有将光子能量直接转化为机械运动的优势,为研发无线、光供能传感器及光机械器件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可能。”

自 20 世纪 60 年代光致伸缩现象被发现以来,科学家已在多种材料中对其展开研究,涵盖半导体、氧化物、铁电体及聚合物等。然而,这些材料体系大多面临诸多挑战。

“传统半导体的光致伸缩响应较弱,铅基材料存在环境隐患,部分光敏化合物则稳定性欠佳。” 夏尔马博士指出。他不仅是弗林德斯大学物理学高级讲师,还是发表于《ACS 纳米》期刊的最新研究论文的通讯作者及第一作者。该论文标题为《BiFeO₃中的巨光致伸缩与光调制铁电性》。

他补充道:“铁电体作为磁性材料的电学类似物,虽颇具应用潜力,但目前其光响应大多局限于紫外光范围;且在基底上生长的外延薄膜,性能还会受基底束缚的限制。”

如今,该研究团队已在无束缚的 BiFeO(一种多铁性材料)薄膜中,成功观测到可见光照射下的显著光致伸缩效应。

BiFeO(即铁酸铋)是一种具有钙钛矿结构的无机化合物,属于室温多铁性材料 —— 这意味着它同时具备铁电性与反铁磁性。其磁学和电学性能可通过外场调控的特性,使其在新型电子器件、自旋电子器件,以及光催化、储能等应用领域中极具潜力。

这项新研究表明,通过低成本、可规模化的喷雾热解工艺制备的 BiFeO纳米结构薄膜,仅需极低的光功率,就能产生创纪录的光驱动应变。

“光可精准调控这类薄膜的内部结构与电子响应。” 来自弗林德斯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夏尔马博士表示,“这预示着未来微器件有望完全依靠光实现供能与驱动。”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弗林德斯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张浩泽博士补充道:“这类材料有望成为光控驱动器、无线传感器及自供能光机械系统的核心基础。”

实现这一突破的关键在于无束缚的 BiFeO₃纳米晶薄膜 —— 这类薄膜内部存在密集的畴壁网络。畴壁是晶体内部原子级厚度的边界结构。

张浩泽博士解释道:“受光照射时,这些畴壁能高效分离光生载流子;同时,纳米晶体可更自由地运动,进而产生强烈的机电响应。”

“最终产生的光致伸缩效应,强度可达体相 BiFeO晶体的 5 倍,与先进卤化物钙钛矿材料相当,但不存在后者的稳定性问题与毒性隐患。”

研究团队通过调控光的波长与强度,实现了对薄膜压电性能和铁电性能的精细控制,为研发高能效、多功能纳米级器件搭建了灵活通用的平台。

期刊信息:《ACS 纳米》信息提供:弗林德斯大学



     如果本文收录的图片文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内核实删除,谢谢!
  产品查找
应用方案

加速计声波传感器微熔式力传感器Schaevitz RV工业称重传感器Shcaevitz LV板装表贴式压力传感器板载式压力传感器微熔式不锈钢隔离压力变送汽车碰撞专用加速度计

精品推荐
首页 | 企业简介 | 联系我们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copyright©2007-2010,sensorway.cn.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070238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