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感器助力智能滴灌 沙漠里可以种玉米
- 来源:赛斯维传感器网 发表于 2014/8/25
8月22日,记者来到阜新市彰武县章古台镇清泉村时,韩玉林正在屋里悠闲地和妻子切西瓜。屋子对面,一片绿油油的玉米地长势喜人,未受大旱天气影响。
在清泉村,韩玉林夫妇的身份挺特殊,他们是沈阳远大集团的职工,负责照看这片被称为“沈阳远大集团智能种植技术示范基地”的150亩玉米地。其实,需要照看的,并不是庄稼本身,而是庄稼地旁边的计算机房,在那里有一套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智能种植系统,这套系统实现了IT与庄稼地的跨界结合。
智能滴灌:沙地里种玉米
众所周知,沙地不适宜种玉米,可远大集团就是看中了彰武地区的沙化土地,才将其国内首个智能种植技术示范基地设在那里。“今年是示范基地第一年投入运营,我们正在收集各项试验参数,相信我们和以色列AA公司共同开发的这套智能滴灌种植技术,可以让沙土地结出硕果。”沈阳远大科技园副园长李振才说,整个基地种了150亩玉米,为了对比技术成果,分成两个地块种植,一块地采用智能滴灌种植技术,另一块地则采用传统滴灌技术,目前看,采用智能滴灌种植技术的地块植株长势明显更好。
传感系统:智能浇水施肥
记者走进这片智能滴灌技术种植的玉米地,发现地头每隔一两个垄沟就露出一小段拇指粗细的黑色胶皮管。李振才说,这些胶皮管就是传感器,埋在地下植物根部附近,浇水、施肥都是在地下进行的,表面根本看不出来。
传感器时时监测根部土壤的可溶性离子浓度、酸碱值、硝酸根值、土壤张力值,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会可调控每株植物的滴水量、施肥种类、滴肥量、滴酸量,使植株长势达到最佳状态。这项技术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等终端,实现远程数据传输、远程监控、远程操作。
李振才说,今年是基地头一年运营,玉米播种时间比正常农时晚了一个半月。但是从播种到现在大约65天时间,玉米长势良好,预计产量要比传统滴灌系统种植的那块地翻倍。
技术飞跃:炕头上可“种地”
“使用这种智能滴灌技术种植的作物,根系特别发达,水肥利用率高,植物的生命力旺盛,可以实现比传统滴灌节水30%、节肥40%,并缩短植物的生长期,提高果实质量和口感,并延长保鲜期。”李振才说,这种技术由于采用智能控制滴灌,自动浇水、施肥,田间很少产生杂草,也不易生病虫害,智能化程度很高,几乎不必人工操作。
一旦用上这套系统,农民甚至坐在炕头就可以“种地”,从此彻底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种模式,实现耕种技术飞跃。
更重要的是,由于这种技术采用覆土滴灌,大大减少水分蒸发量,更加节水,因此特别适合在干旱地区使用。
转载请注明来源:赛斯维传感器网(www.sensorway.cn)